老年十忌(图)

发布日期:2019-06-23 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量:
  • 摘自《中流自在心:季羡林谈修身养性》,季羡林著,重庆出版社2013年9月出版,有删节

     

     

    摘自《中流自在心:季羡林谈修身养性》,季羡林著,重庆出版社2013年9月出版,有删节

     

      推荐理由:这是一部季羡林先生关于修身养性、培养心智的著作。“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从季老的修身经验中获取指导个人生活的智慧,做一个有修养的人、高素质的人、好心态的人。

      我已经写过谈老年的文章,意犹未尽,再写“十忌”。

      忌,就是禁忌,指不应该做的事情。人的一生,都有一些不应该做的事情,这是共性。老年是人生的一个阶段,有一些独特的不应该做的事情,这是特性。

      一忌 说话太多。

      某大学有一位老教授,道德文章,有口皆碑。虽年逾耄耋,而思维敏锐,说话极有条理。不足之处是:一旦开口,就如悬河泄水,滔滔不绝;又如开了闸,再也关不住,水不断涌出。据说有一次博士生答辩会,规定开会时间为两个半小时,某老参加,一口气讲了两个小时,这个会会是什么结果,答辩委员会的主席会有什么想法和措施,他会怎样抓耳挠腮,坐立不安,概可想见了。

      当然,话又说了回来,爱说长话的人并不限于老年,中青年都有,不过以老年为多而已。因此,我编了四句话,奉献给老人:年老之人,血气已衰;煞车失灵,戒之在说。

      二忌 倚老卖老。

      人世间确实不乏“倚老卖老”的人,学者队伍中更为常见。

      平心而论,人老了,不能说是什么好事,老态龙钟,惹人厌恶;但也不能说是什么坏事。人一老,经验丰富,识多见广。他们的经验,有时会对个人甚至对国家是有些用处的。但是,这种用处是必须经过事实证明的,自己一相情愿地认为有用处,是不会取信于人的。一个人受不受人尊敬,完全决定了你有没有值得别人尊敬的地方。在这里,摆架子,倚老卖老,都是枉然的。

      三忌 思想僵化。

      人一老,在生理上必然会老化;在心理上或思想上,就会僵化。此事理之所必然,不足为怪。

      空谈无补于事,试举一标本,加以剖析。标本就是我自己。我已届九旬高龄,看来距老年痴呆和八宝山还有一段距离,我也还没有这样的计划。但是,思想僵化的迹象我也是有的。我的僵化同别人或许有点儿不同:它一半自然,一半人为;前者与他人共之,后者则为我所独有。

      我不但不认为“一代不如一代”,而且确信“雏凤清于老凤声”。可是最近几年来,一批“新人类”或“新新人类”脱颖而出,他们好像是一批外星人,他们的思想和举止令我迷惑不解,惶恐不安。这算不算是自然的思想僵化呢?

      至于人为的思想僵化,则多一半是一种逆反心理在作祟。就拿穿中山装来做例子,我留德十年,当然是穿西装的。可是改革开放以来,不知从哪吹来了一股风,一夜之间,西装遍神州大地矣。于是我自己就“僵化”起来,我一律蓝色卡其布中山装一袭,以不变应万变矣。

      四忌 不服老。

      人上了年纪,是一个客观事实,服老就是承认它,这是唯物主义的态度。反之,不承认,也就是不服老倒近于唯心了。古今论者大都为不服老唱赞歌,这有点失于偏颇,绝对地无条件地赞美不服老,有害无益。

      北大上世纪20年代的教授陈翰笙先生。陈先生生于1896年,跨越了三个世纪。他晚年病目失明,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他的活动,有会必到。有人去拜访他,他必把客人送到电梯门口。有时还会对客人伸一伸胳膊,踢一踢腿,表示自己有的是劲儿。这样的不服老我是钦佩的。也有人过于服老。年不到五十,就不敢吃蛋黄和动物内脏,怕胆固醇增高。这样的超前服老,我是不敢钦佩的。

      我讲了不服老的可怕,也讲到了超前服老的可笑。然则何去何从呢?我认为,在战略上要不服老,在战术上要服老,二者结合,庶几近之。

      五忌 无所事事。

      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必须细致地加以分析,区别对待,不能一概而论。

      现在我只能谈我自己也是其中一分子,因而我最了解情况的知识分子。国家给年老的知识分子规定了退休年龄,这是合情合理的,应该感激的。但是,知识分子行当不同,身体条件也不相同。是否能做到老有所为,完全取决于自己。自然科学和技术,我不懂,不敢瞎说。至于人文社会科学,则我是颇为熟悉的。一般说来,社会科学的研究不靠天才火花一时的迸发,而靠长期积累。一个人到了六十多岁退休的关头,往往正是知识积累和资料积累达到炉火纯青的时候。一旦退下,对国家和个人都是一个损失。有进取心有干劲者,可能还会继续干下去的。可是大多数人则无所事事。蒙田说得好:“如果大脑有事可做,有所制约,它就会在想象的旷野里驰骋,有时就会迷失方向。”

      六忌 提当年勇。

      在芸芸众生中,特别是在老年中,确有一些人靠自夸当年勇来过日子。我认为,这也算是一种自然现象。争胜好强也许是人类的一种本能。但一旦年老,争胜有心,好强无力,便难免产生一种自卑情结。可又不甘心自卑,于是只有自夸当年勇一途,可以聊以自慰。

      现在有一些得了世界冠军的运动员有一句口头禅:从零开始。意思是,不管冠军或金牌多么灿烂辉煌,一旦到手,即成过去,从现在起又要从零开始了。我觉得,从零开始是唯一正确的想法。

      七忌 自我封闭。

      这里专讲知识分子,别的界我不清楚。

      能活到老年,是一种幸福,但也是一种灾难。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活到老年,所以说是幸福;但是老年又有老年的难处,所以说是灾难。老年人最常见的现象或者灾难是自我封闭。封闭,有行动上的封闭,有思想感情上的封闭,形式和程度又因人而异。老年人有事理广达者,有事理欠通达者。前者比较能认清宇宙万物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了解到事物的改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千万不要要求事物永恒不变。后者则相反,他们要求事物永恒不变;即使变,也是越变越坏。这一类人,即使仍然活跃在人群中,但在思想感情方面,他们却把自己严密地封闭起来了。

      我认为,老年人不管有什么形式的自我封闭现象,都是对个人健康不利的。我奉劝普天下老年人力矫此弊。同青年人在一起,即使是“新新人类”吧,他们身上的活力总会感染老年人的。

      八忌 叹老嗟贫。

      叹老嗟贫,在中国的读书人中,是常见的现象,特别是在所谓怀才不遇的人中,更是特别突出。中国知识分子一向有“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过去一千多年以来,仕的途径只有一条,就是科举。在这样的情况下,倘若科举不利,老而又贫,除了叹老嗟贫以外,实在无路可走了。

      今天,时代变了。但是“学而优则仕”的幽灵未泯,学士、硕士、博士、院士代替了秀才、举人、进士、状元。骨子里并没有大变。在当今知识分子中,一旦有了点成就,便立即戴上一顶乌纱帽,这现象难道还少见吗?

      九忌 老想到死。

      好生恶死,为所有生物之本能。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更是不能例外。人一到了老年,特别是耄耋之年,离那个长满了野百合花的地方越来越近了,此时常想到死,更是非常自然的。

      今人如此,古人何独不然!中国古代的文学家、思想家、骚人、墨客大都关心生死问题。粗略地划分一下,可以分为三派。

      第一派对死十分恐惧,而且十分坦荡地说了出来。这一派可以江淹为代表。他的《恨赋》一开头就说:“试望平原,蔓草萦骨,拱木敛魂。人生到此,天道宁论。”最后几句话是:“自古皆有死。莫不饮恨而吞声!”话说得再清楚不过了。

      第二派可以“竹林七贤”为代表。其中最著名的刘伶命人荷锹跟着他,说:“死便埋我!”对死看得十分豁达。实际上,情况正相反,他们怕死,聊作姿态以自欺欺人耳。其中当然还有逃避残酷的政治迫害的用意。

      第三派可以陶渊明为代表。他的意见见他的诗《神释》中。诗中有这样的话:“老少同一死,贤愚无复数。日醉或能忘,将非促龄具!立善常所欣,谁当为此举?甚念伤吾生,正宜委运去。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他反对酣酒麻醉自己,也反对常想到死。我认为,这是最正确的态度。最后四句诗成了我的座右铭。

      我在上面已经说到,老年人想到死,是非常自然的。关键是:想到以后,自己抱什么态度。惶惶不可终日,甚至饮恨吞声,最要不得。最正确的态度是顺其自然,泰然处之。

      我之所以能泰然处之,有我的特殊原因。“十年浩劫”中,我已走到过死亡的边缘上,一个千钧一发的偶然性救了我。从那以后,多活一天,我都认为是多赚的。因此就比较能对死从容对待了。

      我在这里诚挚奉劝普天之下的年老又通达世情的人,偶尔想一下死,是可以的,但不必老想。我希望大家都像我一样,以陶渊明《神释》诗最后四句为座右铭。

      十忌 愤世嫉俗。

      愤世嫉俗这个现象,没有时代的限制,也没有年龄的限制。古今皆有,老少具备,但以年纪大的人为多。它对人的心理和生理都会有很大的危害,也不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世事发生必有其因。愤世嫉俗的产生也自有其原因。归纳起来,约有以下诸端: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 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