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养生“三”法

发布日期:2019-05-24 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量:
  •   在古人眼里,数字“三”是走向成功之路的“吉数”。《史记·律书》云:“数始于一,终于十,成于三。”《老子》中也提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从俗语“三人行必有我师”中,也可见古人对“三”的推崇。
      北宋哲学家邵雍写过一首养生《三惑》诗:“老而不歇是一惑,安而不乐是二惑,闲而不清是三惑,三者之惑自戕贼。”这里一惑指不服老,还要超过身心负担地干;二指不识老,退下来后不会自寻其乐;三指不善养老,闲而心里并不清静。老年养生只有避此“三惑”,才能活得宽松、潇洒、健康、长寿。
      我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在养生上主张“养生三戒”:“少之时,血气未足,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这里清楚地指出人们应按照不同时期的体质特点来养生,即年龄不同,生理、心理特点不一样,养生方法就应有所区别。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养生学家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养生三去”:“去甚、去奢、去泰。”意思是说要去掉“极端的、过分的、奢侈的和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欲望和懒散状态。要保持思想纯洁,无奢望杂念,又要在正确的道路上和力所能及的前提下有所进步。如此形体不易衰惫,精神不易耗散,方可安乐享年。
      中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教人“养生三有”:“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劳作有序。”节饮食,慎起居,不妄作劳,则可强身延寿,安享天年。反之,饮食不节,起居无常,妄于劳作,则可加速早衰,使人夭折损寿。
      战国时期秦国的丞相吕不韦,他与门下谋士编著的《吕氏春秋》一书中,有专门论述养生长寿的篇章。他总结出了影响人健康长寿的“损寿三患”。
      一是好逸恶劳。“出则以车,入则以辇,务以自佚,命之曰招蹶之机”。吕不韦认为,一些富贵之人,终日过着四肢不勤、五谷不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这种生活方式是不利于养生延命的。
      二是恣食酒肉。“肥肉厚酒,务以相强,命之曰烂肠之食”。有些人大杯喝酒,大块吃肉,终日过着花天酒地、醉生梦死的生活,殊不知“酒是穿肠毒药,色是刮骨钢刀”,这即是“大醉必生大害”。
      三是奢侈腐化。“靡曼皓齿,郑卫之音,务以自乐,命之曰伐性之斧”。不少富贵之人,依仗手中权势,贪污腐化,挥金如土,日出鱼肉乡里,夜宿花街柳巷,喜听靡靡之音,终日纵欲放荡,这样的人更不会长寿。
      这些从古代典籍中流传下来的“三”养生法,仍是今人养生的“良方”,值得我们借鉴。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