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老年人的精神需求 打击保健品骗局需社会合

发布日期:2019-06-06 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量:
  • 导语:在迅速发展的保健品行业中,老年人成为消费的主力军。中国保健协会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保健品的年销售额约2000亿元,其中老年人消费占了50%以上。记者调查发现,不少保健品公司打亲情牌,用虚假、夸大的营销方式忽悠老人购买产品,有的推销员不是“跪地”就是“喊妈”。

    原标题:关注老年人的精神需求 打击保健品骗局需社会合力

    导语:在迅速发展的保健品行业中,老年人成为消费的主力军。中国保健协会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保健品的年销售额约2000亿元,其中老年人消费占了50%以上。记者调查发现,不少保健品公司打亲情牌,用虚假、夸大的营销方式忽悠老人购买产品,有的推销员不是“跪地”就是“喊妈”。

    老年人沦为保健品的“奴隶”

    与老人的健康期望有关

    儿女两地分居,老人们认为“没病一身轻”,并抱有“少生病,就是给子女减轻负担”的想法,花钱买保健品也是身不由己。

    骗老的虚假保健品已经被媒体关注几年了,但打击的效果总不理想,老人还接二连三的被骗。社会舆论总把原因归于老人亲情缺失,要儿女常回家看看。其实老人被骗买保健品都是在白天儿女上班繁忙的时间,儿女很难阻止。

    老人们独居带来的亲情需求

    在各类诈骗情节中,老年人几乎是最容易攻陷的群体。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加快,“空巢老人”越来越多,老人精神孤独、感情饥渴等问题日渐严重。一些不法分子看准了软肋,采取“跪地营销”“以情动人”,通过和老年人套近乎骗取信任的手法实施诈骗,越来越猖獗。保健品营销人员抓住老年人的精神需求,经常陪他们聊天、喝茶,交流感情,使得老年人特别独居老人更容易被诱惑购买。很多老年人信息闭塞,缺乏判断能力,诈骗分子极易寻机得手,坑得老年人有苦无处诉。

    老年人对人的戒备心理差

    诚然,保健品企业和保健品推销员瞄准老年人缺乏子女关爱、对人戒备心理差的“软肋”,通过精心设置“温柔陷阱”大肆兜售疯狂获利的行为应当受到谴责。不过,我们也不能将老人“迷信”保健品之过全部归咎于保健品企业和保健品推销员,因为如果不是我们的关爱意识淡薄,再高明的跪地营销和传销式洗脑也不能如此轻易乘虚而入。

    多以家庭聚会类的推销方式,虚假广告在老人圈乱飞,假冒产品横行,而监管链条未能形成有效的安全网,监管走在盲区,造成了保健品市场混乱局面。

    保健品市场亟待整顿

    需要多重发力

    首先是政府应加大投入,不断增加各类为老年人服务的机构、场所和交流平台,让重视健康的老年人有正规的场所可去,有真正的平台可以利用。其次要加强对年轻人的教育引导,形成尊老风气,让年轻人“常回家看看”,让老人的“精神需求”得以满足,从精神上不再依赖情感营销。再次,要加大健康养生知识的普及,让老年人掌握正确的健康知识。鼓励健康公益力量多组织与老人沟通活动,让老年人远离那些靠亲情拉拢老人的非法营销活动。

    严厉打击应该挺在前边

    据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报告,高达76.03%的消费者最期盼“加强政府监管执法,严厉打击虚假宣传”。按目前惩罚的力度,即便不法商家被抓获,偏低的违法成本也往往使得他们“野火烧不尽”。治理保健品市场乱象,需要更具操作性的制度和更严厉的惩处。为此,急盼尽快出台保健食品监督管理条例,制定保健品市场的游戏规则,加大违法企业的违法成本,建立更加规范且严格的进入及退出机制;同时,要完善行刑衔接机制,让严重违法者破财不消灾。

    有人来管,有手段管得住,才能让老年人走出保健品消费上当受骗的重灾区,进一步整肃市场秩序。

    老年人的自我保健意识需要增强

    正规的医疗机构、社会组织、卫生行政部门、老年人权益保护组织主动采取措施,对辖区老人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普及老年保健知识,增强老年人自我保健意识。增强自我保健意识,让老年人认识科学、尊重科学,正确看待、坦然面对自然衰老现象,破除依赖保健品维护身体健康的错误理念,并通过体育锻炼、休闲娱乐等方式维护身体健康的理念。减少那些推销虚假保健品不法商贩的可乘之机。

    关爱老人不妨借鉴保健品营销思维

    用“关爱老人”的观念给社会“洗洗脑”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 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