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义老年大学:三十载春秋 最美不过夕阳红

发布日期:2019-07-19 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量:
  •   俞鸽 吴杭欣/ 文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30年初心不改,30年风雨兼程,武义老年大学以岁月为轴逐渐打响了自己的名声。以课堂教育为主,学校深化“教、学、乐、为”的有机结合,一方面扎实推进老年人知识水平的稳步提升,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学员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活动,学以致用。“五水共治”、垃圾分类、旧城改造、壶山公园纳凉晚会、志愿者服务……到处都活跃着学员们的身影,真正实现了“学有所成、老有所为”。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30年精心培育,30年春华秋实,回顾30年发展历程,我县老年大学实现了新发展、新跨越,全县离退休老同志亦收获了满满的幸福,人生价值再次得到了升华。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书声琅琅,丝竹声声。一大早,老年大学校园内已是热闹非凡,头发花白的学员们整整齐齐地坐在课桌前,时而认真聆听老师的讲解,奋笔疾书;时而信心满满开始实践演练,或唱歌或弹琴,好不快哉。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老年人是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心关爱老年人不仅仅是关注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更重要的是维护好老年人的精神家园,让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自1988年创办老年大学以来,县委老干部局始终把准办学方向,突出政治建校的原则,以培养身心健康的老年人为宗旨,积极为老年人搭建快乐桥梁、铺设健康之路、营造精神家园。武义老年大学先后获得“浙江省老年大学规范化建设示范学校”、“浙江省老年大学教学管理先进单位”、“浙江省金华市优胜老年大学”等荣誉称号。

      作为一所多功能、多学科、开放式的综合性老年大学,它既是离退休干部工作的重要窗口,也是老同志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承载着服务中心大局、丰富老同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任务。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下,我县老年大学从零开始、风雨兼程,四易校址,始终围绕“让党委放心,让老同志满意,让社会认可”的办学目标,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坚持政治建校、质量强校、和谐兴校、平安立校。从开办之初的1个班38人,发展到现今的30个专业,36个教学班,在校学员1800多人,其中党员学员占总数的20%以上,办学规模实现了跨越发展,真正做到了让老年人“活到老学到老”。

      “哪里有活动,哪里就有老年大学学员的身影。”年逾花甲的郑伟娇是老年大学摄影班的班长,2013年退休后她便来到老年大学学习唱歌、跳舞,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2014年,郑伟娇参加了摄影课,在光与影之间寻找事物的美,也让她找到了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从参加摄影班至今她从未落下一节课,不仅连任班长,更是在各级摄影比赛中连连获奖。“我刚刚加入浙江省摄影家协会,你看,这是我的证书。以后啊,我还要更加努力提升自己,争取进入中国摄影家协会!”对郑伟娇来说,参加老年大学是自己做的极其正确的一个决择,在这里她收获了快乐、发挥了余热,晚年生活过得多姿多彩。来自法律班的陈素珍今年已经73了,从退休至今,她已经在老年大学“泡”了20余年。“我一直对法律很感兴趣,苦于条件所限又因工作没时间学习。现在我在老年大学学法律,将学到的东西运用到生活中,生活质量有了很大保障。”陈素珍说,这些年来运用自己学到的法律知识,有效地维护了自己的利益,老年大学让她的晚年生活更有质量、更有品位。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是学生的学习引路人、生活的指导者、人生的方向标,校长的办学思想更是一所学校的灵魂。老年大学的第一任专职副校长是离休干部吴仲权,第二任是原岭下汤中学校长汤岩恒,他们都有着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忱,特别对老年教育钟爱有加,一心扑在老年教育的管理、服务第一线。现任专职副校长张益义也是这样的人,从事教育事业几十年的他,在2012年退休后,放弃了高薪聘请,接手老年大学。虽然早早做好了心理准备,可道路远没有想象中那样平坦。“一所学校想要建设好,教师队伍是至关重要的。一开始,老年大学的教师队伍不稳定,素质参差不齐,为了将学校教育拉上正轨,我们便依托教育系统设立教师后备资源库,积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增强教师的职业素质。”而这只是老年大学加强教学管理的措施之一。

      坚持政治建校、质量强校、和谐兴校、平安立校的办学原则,老年大学将教学管理点落在创新规范化管理方式方法、适应新时代老年人文化需求上,真正做到了与时俱进。教师队伍正规起来了,学校以人才化建设为目标,严把选聘关,专门从业务对口单位、教育部门、离退休干部、及对老年教育事业充满热情的社会名师中选拔优质人才;课程设置丰富起来了,学校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原则,以建设特色课程为目标,不断丰富第二课堂,拓展第三课堂,主动贴近老年人的健康、娱乐和情感需求,注重提升老年人适应新时期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技艺和技能,打造了一系列贴近本土实际、满足老年人需求的课程;教学模式新颖起来了,以建设特色课程为目标,学校建立了相应的班级管理、学籍管理、教师责任、教师例会等教学管理制度,既邀请专家学者到校授课,也组织教师学生到外交流学习,提升教师队伍水平、拓展老年教育视野、教学管理趋向规范有序。

      不是春光胜似春光

  •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 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