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下降、行为怪异、胡言乱语……小心老年人的“精神”病了

发布日期:2019-06-12 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量:
  • 文/本报记者刘联

    图/本报记者赵梓

    春天万物复苏,人们的生活情绪开始积极地回升,但一些潜在的疾病也会随之“复苏”,因此要注意对症预防,特别是中老年人,更要做好春季的疾病预防工作,除了心梗、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溃疡等疾病外,春天也是心理疾病,特别是抑郁症的高发期。因此,春季要注意预防老年人的精神疾病。

    专家介绍

    李真,珠海市慢性病防治中心主任医师,中国睡眠研究会睡眠障碍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业医师分会委员,广东省女医师协会心理健康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院协会医院门(急)诊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事精神心理科工作30余年,多篇论著在国家级刊物发表,出版科普刊物《阳光总在风雨后》受到读者欢迎。对各种精神疾病、睡眠疾病、心身疾病、焦虑症、抑郁症、儿童学习困难、亲子沟通等有较深入研究和治疗实践。

    老年人为何会有精神障碍?

    珠海市慢性病防治中心的李真医生告诉记者,老年人也会患上精神疾病,只是我们缺少对老年人精神障碍的关注或认识,以至于我们潜意识里没有重视老年人的精神障碍。

    人到老年,退休之后,生活变得枯燥、身体迅速衰老,从而容易引发心理上的疾病,如失眠、抑郁等症状,不及时治疗,病情持久不治可能患上精神障碍。因此,老年人要小心警惕精神障碍。李真说:“老年性精神障碍病因比较复杂,既有自身的生理原因又有外界原因,虽然老年人精神疾病的病因还不明确,但从临床来看,退休、空巢、躯体疾病、婚姻变故、子女关系等,都有可能成为诱因。”

    据悉,老年人精神障碍的原因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大脑是支配身体做各种运动的重要器官。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逐渐老化,重量减轻,反应速度降低,记忆力减退,情况严重者会引发老年痴呆症;其次,老年人容易患上慢性疾病,在忍受病痛折磨的同时,还承受较大的精神压力。另外,部分老年人心理、思想承受能力较差,遇到事情比较激动、焦躁不安等,增加精神障碍病症的发病机率;最后,部分老年人家庭条件较差,家人无法给予老年人系统的关怀和照顾,致使老年人忍受孤独、寂寞等从而埋下了患老年性精神障碍的隐患。

    老年人精神障碍的表现

    老年人精神障碍疾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思维破裂

    患者思考问题时没有中心,第1个念头和第2个念头之间缺乏联系,讲话时前言不搭后语,颠三倒四,有头无尾,缺乏条理。医生完全无法与思维破裂的患者进行语言交流和进行医疗检查。

    2.情感障碍

    对亲人疏远、冷淡,甚至敌对。对一切事物表现冷淡,漠不关心,整天闷坐,胡思乱想。情感障碍明显的患者完全失去自我管理的能力,严重影响进食、睡眠和休息,对患者自身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

    3.敏感多疑

    敏感多疑是老人精神疾病的早期表现,专家指出:对什么事都非常敏感,把周围的一些平常之事和自己联系起来,认为是针对自己的。如看到别人在交谈,认为是在议论自己;别人偶尔看一眼,认为是不怀好意。

    4.幻觉妄想

    幻觉中以幻听为多,患者听到空中或房上有人讲话,或听到一些人在议论自己。患者的行为常常受到幻觉的影响,甚至服从幻觉的“指令”做出一些危险动作。幻觉妄想可导致突发行为改变,会突然出现自杀、自伤、冲动、出走、无自知力等精神症状。

    5.人格改变,行为怪异

    大多数性格异常表现为容易发怒,疑心重重,好管闲事,语言啰嗦,吝啬或无端慷慨。有些患者出现有悖伦理道德的人格改变,实施一些与其身份、地位、修养和经济状况不相符合的行为。如小偷小摸、触摸陌生异性、当众裸露生殖器、与儿童争抢食物,以及常喜欢“珍藏”一些废弃物,如搜集纸盒、布条,医学上称为“收藏癖”。

    李真提醒,如果老年人出现了上述症状,应尽早寻求专业医师的帮助。她表示,除了生理上的改变,老年人本身的心理特征也是引发其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有心理疾病的老年人多表现为焦虑症或抑郁症,或两者混合发作。老年人退休后无所事事,容易感到孤单、孤独,抑郁症的一个表现就是兴趣下降。当一位老人常常感到无助、无用时,一旦身体有病,就容易产生自责的想法,自杀的念头也随之而来。

    老年人精神障碍常以抑郁发作、躯体形式障碍、分离(转换)性障碍、器质性精神障碍为主,每种疾病的特点不同,其中又以女性、农村贫困人口、文化程度低、社会支持力度低、有近期生活事件刺激,有内向、神经质及精神质人格特质的老年人患病率高。

    关注老年人及时进行心理干预

  •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 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