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护理需求巨大 市场机制介入或可改善现状

发布日期:2019-06-11 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量:
  • 原文刊载于搜狐健康,经中欧卫生管理与政策中心(卫生政策上海圆桌会议主办方)授权发布

    编者按:2013年3月30日,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主办的卫生政策上海圆桌会议召开,本次会议是卫生政策上海圆桌会的第三期会议,多位卫生政策研究专家、医药卫生供给方和政府卫生政策决策者,就中国的老年护理应该由谁提供进行深入地探讨和研究。以下是与会嘉宾的精彩发言。

      陆俊:我听到我们在聊供给的问题,其实这是一个服务,以人为本的提供服务。金局长和王燕妮都提到人才的紧缺和培养,但是刚刚两位提到有一点很矛盾,金局长提到说我们用的护士长有经验所以能够沟通提供好的服务,能够达到百分之百的满意度。但是王燕妮这边从企业的角度,我们用的是刚毕业的人培养他们从流程上面对他们进行规范提供规范的服务,有没有一种可能把这两者结合在一起,既有经验的人提供一些经验上的东西,又有一些企业能够提供流程上的东西,把流程和经验能够结合在一起,我小时候住在弄堂里面,邻居之间都是很熟悉的,大家都是互相扶持,而现在连自己的邻居都不认识,也不具备能力提供基本的护理服务,那有没有可能在某些领域里面,比如在小区里面由企业为当地的小区提供流程上的培训,让当地这个小区里面也有经验的人提供基本护理的服务作为公益的方式对于这些小区他熟悉的邻居提供一些这样的服务。在这样的情况下某些护理的需求是否可以得到满足呢?

      王燕妮:先插一句,澄清一下我们并不是现在都用刚毕业的人,这一点也不太可能。实际上我们现在的服务团队平均年龄是在28岁多一点,最年长50多岁,也是退休下来的老护士长,我们之所以要跟高校学校一起来做这个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也是看到毕竟我们多少个退下来的护士长,而且又有多少能够再从事这个工作,他们的比例我们实际上也在研究怎么平衡,他们起得作用更多的是专家的一些评估意见,还有遇到一些困难的问题,他们可以做指导等等,这个团队肯定是一个各年龄各个以前他们的领域都可以综合起来的,这是一方面。

      还有一个你说到你小时候几家人就有一两个老宝贝都是大家共同要保护的人,但是未来等我们老的时候,可能几家人就一两个年轻人,剩下都是老人,所以我们要看一个时间轴的变化。我们对于提供服务的人群,现在看当下我们去储备更年轻的或者更吸引一些经过比较好的教育,有比较好的素质这样的人来再培训再应用,他们肯定离不开更有经验更年长人的代教。还能起到另外一个纬度的作用,我们怎么通过引入更多的创新不光是技术、服务、流程模式、人员的创新,提供需求方再能切分一下,把这个问题从无解变成有解。

      金其林:因为我们这个区比较大,护理院、养老院和医院之间我们看到的病人是什么样子都知道,包括居家,我认为我们国家最要紧的,就是什么情况下可以到养老院,什么情况下到护理院,什么情况下居家,这个问题没有一个评估,我想到哪里就到哪里,这个问题不解决,你的资源永远是欠缺的。我刚刚讲我们的床位我认为已经够了,关键的问题就是居家养老这一块没有开拓,因为这么大的区,有好多的养老院。虽然要有护理,但是家里有人,这个完全就可以在家里,我们说的就是残老、孤老需要护理,当然也有的残老和孤老也可以在家里。

      俞卫:最后一个创新,我们围绕创新来看,有没有可能后面的养老模式不是在养老院,不是在护理院,有没有可能?

      封进:我前一段时间采访了一个家政,提供保姆服务的,现在这个市场上护理老人的保姆是供不应求的,护理孩子是育儿嫂,工资很高人还是够的。我问如果提高工资能不能招到人?他说肯定能招到人。比如给这个人5千/月肯定能找到,但是问题是说谁能付得起,都付不起。他又提出这个时候需要政府帮忙,也不是让政府出这5千元,这个创新在于,政府现在能不能提供一些贷款这种性质,首先把护工的劳动力的程度降下来,他带我看了他公司里面的一张床,老人不能自理睡的床是日本进口的,2、3万元,可以帮你翻身、大小便,这样护工的负担就大大下降了。比如现在也有民营的资金看重这一块想进来,但是还有各方面的信誉这种东西,所以他们希望政府第一个做到多就是让这个行业资本化而不是完全劳动密集型的,资本化是未来创新的方向,随着进来的人,未来年轻人也越来越少了,而且这种行业的劳动强度,工作环境不够好,一定程度的资本化,会有助于这个行业健康的成长。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 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