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护理应帮助老人恢复自理能力而非产生依赖

发布日期:2019-06-11 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量:
  • 原文刊载于搜狐健康,经中欧卫生管理与政策中心(卫生政策上海圆桌会议主办方)授权发布

    编者按:2013年3月30日,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主办的卫生政策上海圆桌会议召开,本次会议是卫生政策上海圆桌会的第三期会议,多位卫生政策研究专家、医药卫生供给方和政府卫生政策决策者,就中国的老年护理应该由谁提供进行深入地探讨和研究。以下是与会嘉宾的精彩发言。

      青松居家康复护理机构创始人兼CEO王燕妮

      中国人老年护理知识明显缺失

      今天下午我想和大家一起来思考和探讨的三个问题,第一我们到底在说的什么是护理?我们的社会在每个家庭要准备要小孩的时候,都会去学习、研究从怎么怀孕、育儿、教育,全家动员起来包括已经有经验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会动员起来,但是很少有人说家里父母退休了,或者老人刚刚过了70、80大寿,我们还不懂要找一本书来看一看老年人会有哪些心里变化,他和我们成年人、儿童的心里有什么不同,这些问题值得我们一起来思考。

      老龄社会最大的特点,就是人群的绝大多数面对最大的健康的威胁是慢性病,在现有的医疗体系很难去寻找到解决方案。需要我们在99%的时间里面、远离医生的时间里面控制自己的生活习惯,我们的自身和家属都要参与进来,或者还需要外力的帮助。

      现在这样健康的问题,已经不是我们在人口老龄化之前面对更多是急性或者是大型传染病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换一个思路去想,我们现在是不是能够很好的来解决这些问题所带来的护理挑战。

      老年护理,到哪找到好的保姆到哪可以请到好的护工,这叫替代性的护理。所谓替代性的护理,当老人有点不方便不能动了,找人替他做他做不了的事情,但是替代性的护理有一个很大的特点,一旦用上他就会有依赖性。换一个角度来想,生命最后,现在大量的就是在过度医疗,或者是很痛苦的插着各种管子,仅仅维持生命而没有生活质量的阶段本来应该越短越好,但是现在我们面对的不是。我们的健康预期寿命在上海已经超过了80岁,但是我们的人均预期寿命、健康预期寿命还不到65岁。所以很多人,尤其是老年人,在生命的最后可能5年、10年甚至更久都是在生活质量非常低的情况下度过的。这样的情况下回到我们的问题上,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护理?

      恰当的护理可以维持老人的自理能力与精神状态

      从老人的角度,从老人身边人的角度,最好能够重建一部分功能,替他维持一个比较好的生活质量。我们看到十几个发达国家的科学家跟踪十年以后发布的研究成果,老年人同样是在身体还可以的情况下,还基本自理的情况下,如果住到养老机构里,他们平均存活的时间大约是2年,各个国家都相似。但是如果他们能留在熟悉的社区或者是家来,有一定的家庭成员或者是其他人的照料,时不时有专业人员上门干预,这样可以延长生命8年。很多人会问,到底在家里干预什么,这不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主要内容,但是我们已经有大量的研究,包括我们的政府实践都给我们非常好的一些理论上的支持,还有一些事实上的支持。而我在04年创青松以后,我们发现确实有一整套的专业的服务干预可以帮助到老人来提升和维持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还包括他的心理精神状态。

      讲到什么样的护理,我们也做了另外一个尝试,我们和医疗机构做了一个从医院到居家进行双向转诊模式。在这样的模式下,确实让老人在医院里得到专业医疗机构的诊断、治疗、住院以后,回到家里就有专业的护理机构能够跟上;如果发现有新的医疗需求,我们又能够和医疗机构进行一个数据上和服务上的衔接。刚才大家看到的就是,出院转到家里以后上门提供护理,发现问题,定期有视频和电话会议,这些专家会有一个会诊,远程给这个家庭一个支持。

      中国缺少老年护理的专业人才

      第二谁来提供护理?现在我们面对老年护理这么巨大的一个未来人才需求,很多人还把他看成是一个不好玩的工作,没有很多人愿意干。所以我们在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重新去设想,怎么能够让现在的年轻人觉得我参与进行老年护理、养老服务是很酷的一件事情,是非常有意思非常值得做,而且还有收获,我个人也能和做任何事情一样得到发展得到很好的收入还可以不断的增长,他是这样一件事情才能吸引也为就业苦恼,也为找到有意义的工作而发愁人解决工作的问题。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 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