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事之秋”警惕心脑血管疾病来袭

发布日期:2019-09-27 来源:未知 浏览量:
  • “多事之秋”警惕心脑血管疾病来袭

    “多事之秋”警惕心脑血管疾病来袭

     

    秋风起,天气渐渐的凉了。秋季是由夏至秋的过渡季节,气候变动较大,寒而复暖,暖后又寒,常使人防不胜防。对于健康人而言,可能不算什么,但是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而言,就应当十分小心了,因为一冷一热极易导致血管痉挛,以致旧病复发。特别是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经过了“苦夏”的洗礼,到了秋天食欲大开,如果不加注意而摄入大量脂肪的话,就更会加重血管的负担,这也是为什么秋季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原因。

    从祖国医学的角度来看,高血压属于“眩晕”范畴,一般分为阴虚阳亢和肝阳上亢两种类型。前者多见于老年人,后者多见于青壮年。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在秋天一定要做好保暖工作,特别注意的是晚上一定要盖好被子,避免凉气侵袭。另外,注意不要用冷水洗澡或是洗脚,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否则很有可能会引起中风。

    中风是中医的一个病名,它有几个特点,就是起病急、变化快、症状多,似自然之风性,所以古人称其为“中风”,或日“卒中”。但中风绝非外来之风,有些人认为平时开空调或是不小心被风吹到就是“中风”是错误的,这只是中了风邪。中风是内因在起作用。中风患者以老年人为多,一般在生气或情绪激动时最易引发中风症状,这是因为肝风内动,而中风病是肝风内动的一个极限,有时甚至还会导致死亡。轻些的也会导致浑身发颤、头疼,吃不下饭。这是因为老年人的血管本就薄脆,内热到了极点就变成了火,火炎向上,携气血冲向脑,轻则引起头晕、头痛、肢体麻木等高血压症状,严重的还会导致血管破裂,从而形成脑溢血、脑出血等危险,中医则称为中风中的“中脏腑”(中医把急性中风分为“中经络”与“中脏腑”两类,前者病情较轻,一般无神志障碍,仅表现为口眼歪斜、语言不利、肢体麻木;“中脏腑”发病急,病情重,除了口眼歪斜,还会出现神志不清症状)。可见,预防中风首先要做的就是控制并稳定血压,而预防高血压则需从清除内热出发。

    秋藕可清内热,是防治中风的良药

    如何清除内热呢?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通过饮食调养是个不错的办法。秋天正是秋藕上市之际,平时常吃些鲜藕,对预防高血压也是很有好处的。藕也被称“灵根”、“荷藕”、“雨草”,平时人们叫得最多的还是“莲藕”。藕一般可分为三种,红花藕、白花活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但食用盐时一定要注意适量,众所周知,食盐过多易导致高血压。相对于南方人而言,北方人血压高的比较多,就是因为“南甜北咸”,北方人比南方人口味更重的缘故。那么每天吃多少盐才算适量呢?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健康成年人每天盐分的摄入量不宜超过5克,其中包括酱油、咸菜等各种途径摄入的盐的总量。但是由于中国人的饮食习惯,食盐过多已成为一种通病,有没有一种办法来降低食盐量而又不至于破坏菜品的风味呢?这里教你一个办法,就是烹制菜肴时多用酱油、豆酱、芝麻酱等提味。5克酱油、20克豆酱所含的盐分才相当于1克盐,而且用酱油及豆酱调味,比直接用盐调味的味道要好很多。

    不要以为只要少吃盐就可以了,生活中还隐藏着一些“隐性食盐”,它们主要藏于火腿肠、炸暑片、虾片等膨化食物中。这些食物一般受到年轻朋友的追捧。在这里提醒大家一句,以后这类食物要少吃,以免摄入盐分过量,从而为血压升高埋下危险的种子。

    几招小动作,帮你远离中风烦恼

    此外,平时一些小动作对降低血压预防中风也有很好的效果,这里为大家简单介绍几种:

    【张嘴叩齿】闭目静坐,调均呼吸,缓缓把嘴巴张到最大,然后再慢慢把嘴巴合上,并用中等力度使上下齿相叩,也可空中咬牙,就像平时生气时“咬牙切齿”的样子。每天100次,可分成早、中、晚三次进行。别小看这个动作,在嘴巴一张一合及牙关紧咬的收缩状态中,可以加速脑部血液的循环流动,使趋于硬化的血管逐渐恢复弹性,对于消除因气血循环不畅而导致的眩晕及预防脑中风的发生有很好的效果。

    【摇头晃脑】坐于椅子上,全身放松,头部前后左右做旋转运动,有点像古时候老学究读书时摇头晃脑的样子。锻炼时间随意,每次不少于3分钟。这个动作虽然简单,对颈部肌肉的锻炼效果却相当明显。因为它可以减少胆固醇沉积于颈部的机会,对预防高血压、中风等都有很好的效果。对于经常伏案的白领而言,这样做对防治颈椎病也有很好的效果。

    《黄帝内经》告诉我们:“是故圣人不治己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对于疾病我们当抱着未雨绸缪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安然度过这个“多事之秋”。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 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